孩子的教育和成长,向来是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。
很多家长,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, 都会选择先进教育体制和资源的地区定居。
那么, 哪些国家或地区,是真正适合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呢? 美国一直被视为顶尖教育的象征, 可是美国教育真的适合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吗?
以下是排名前10的最适合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国家/地区:
无与伦比的天赋,浩如烟渺的知识,是瑞士最引以为傲的资源。建立在26个州的支持下,瑞士坐拥一整套高质量的公共教育系统,始终坚持独立自治、学术自由和科学卓越。所有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外语是法语,或是意大利语,第二门外语才会选择英语,尽管各州的教育制度不同,但是在义务教育结束之后,每个学生的程度都差不多。
瑞士的国立幼儿园是一个纯福利机构,是专为单亲家庭和处在社会平均收入以下的下层人民设立的。外国的暂居者尤其是难民,可以把小孩送进国立幼儿园而无需交付任何费用。
所有儿童从出生到十六岁(或读完高中),国家每年补助3,000克朗。瑞士的义务教育年龄为7岁至14岁,从小学到高中,教育完全免费,学校还免费供应一顿午餐。瑞士还有世界上最好也是最昂贵的私立学校,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阶段。
瑞士高等教育质量堪称世界一流。瑞士高等院校有两类,一类经费由联邦政府拨款,财政和教育计划直接受联邦政府领导。另一类大学系州大学,其财政和管理由州政府负责,但各大学享有完全的教学与科研自主权。
海外学生前往瑞士修读的课程,主要以酒店管理课程及旅游管理课程为主。这是因为瑞士所设办的这两项课程得到世界推崇,而学生修业完毕所获得的文凭,亦是受到世界各地的大学及酒店业认可。
澳洲的教育具有完善的制度,其教育素质,堪称世界一流水准。所有课程的设置均依据受教育者的能力与需要,使每个学生的专长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。
澳大利亚公民和永久性居民义务教育的年龄为6岁-15岁,实行学龄前教育、中小学12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,重视并广泛推行职业教育。世界500强大学中,澳洲有11所大学上榜。另外,澳洲人曾获得过12次诺贝尔奖。
澳洲拥有世界级的教育和培训体系,学校分公立、私立两种:公立院校的营运资金主要由政府拨款而来,资金较为稳健,基本上不存在倒闭的风险;私立院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或所属教会的投资,或其他私立机构的捐款。
所有居住在澳大利亚,且孩子在澳大利亚出生的孕妇,都可以申领孕妇补助金。凡养育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女的家庭可以得到补贴,一般每两周发放一次至主要监护人。
挪威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,就开始普及大学教育,凡是想上大学的,国家提供贷款鼓励接受高等教育,全国具有大量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,具有着与高等教育相伴而生的高素质和高修养。
小学:一到七年级,6—13岁
初中:八到十年级,13—16岁
高中:VG1-VG3年级,16—19岁
挪威是北欧中,唯一对外国留学生免学费的国家!本科4年和研究生2年(全英文授课)全部免学费,唯一要交的费用就是每个学期开始的注册费用,想要去欧洲留学的同学可以考虑这里。
在挪威,生孩子是免费的,母亲在生育之后可以选择42周的全额工薪产假,或52周的78%工薪产假。父亲也会享有4周产假,生的越多给的补贴就越多。
瑞典的教育包括义务教育、综合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部分。9年义务教育后,约有90%的学生可进入综合高中学习,这种学校开设有各种职业和学术课程,各学科的学习年限为2-4年不等,学生可自行选学。
高等教育机构包括传统的大学、大学学院及短期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,所有高校均实行免费教育。在中小学期间,学生在校的一切费用,包括午餐、文具等都是免费的。
尽管如此,国家还按月给孩子的家长850瑞典克朗的生活补贴。每个社区都有免费的公众图书馆,里面有不小的儿童阅览区;乘公交车出行,婴幼儿及父母都可免票;瑞典法律规定,老师不能训斥儿童。
瑞典新生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上班,婴儿的母亲也同样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。孩子年满16周岁以前,父母均可获得生活津贴;年满16周岁以后,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,如继续深造可获得学习津贴。
丹麦1814年就宣布实行7年义务教育,是世界上实施义务教育较早的国家,如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且学费全免。
丹麦的教育制度是为大多数人的人格与技能发展所设计,不以培育精英为目标。上学免费,学生甚至可以领取政府津贴,好让人人都有受教机会。
学前教育:7岁前儿童主要在家庭里受教育,1975年规定,6岁儿童可入幼儿班。
小学和初中教育:为7—16岁儿童而设立的9年一贯制的综合学校。
义务教育后的教育:学生受完义务教育后有 3个去向:一是进入为期3年的文科中学;二是进行学徒训练或3—4年的基本职业训练;三是就业或在职训练。
高等教育::大学学习年限5—8年。
师范教育:幼儿园的教师由教育学院培养;国民学校的教师由师范学院培养;文科中学和高等学校预备班的教师由大学培养。
成人教育:民众高等学校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。
丹麦法律规定,孕妇从预产期前4周开始休假;产后有14周产假,这期间配偶享有2个星期的假期;在孩子出生14周后,夫妻双方还各有32周的“父母假”,可自由安排何时休假。一个小孩子的社会福利金是1000美元左右,每个孩子都有大约200美元的“牛奶金”,如果小孩在读私立学校,社区还会补贴学费,幼儿园的孩子会有补贴托儿费。
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在东南亚地区处于领先,自80年代以英语为基本教学语,教育与国际接轨。教育水平和文凭都被中国教育部认可,其学校多为和美国、英国、澳洲、德国、新西兰等国家的著名大学联办。
新加坡奉行的是精英式教育,倾向于量身定造出各个行业需求的人才,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,成为社会有贡献的一个份子。 新加坡的教育自成一体,小学的前四年一律课程统一,四年后实行分流,分流是以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分为三种不同课程。 有33%的时间用于英文的学习、27%用于学习母语、另20%用来学习数学,其余是美术、手工、音乐和体育等科目,小五和小六是定向阶段,学生将被分配入三种主要语文源流中的一种。
新加坡中小学一般采用半天制,和中国教育制度相比,课堂课没有那么繁忙。初级学院、大专和理工学院则沿用开放全日制。新加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及制度,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,普及国民教育的同时,极其重视吸收海外留学生前来求学,并为他们提供奖学金。
新西兰绝大部份孩子5岁生日开始上学,公立学校不收费,学校可从政府得到部份经费,同时收取学费和其它额外费用。政府规定,六岁至十六岁的孩子必需上学,包括小学和中学。
新西兰的高等学府分为大学、理工学院、教育学院和私立学校。新西兰的公民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高等院校。新西兰的高等教育很发达,含金量较高,国际学生要进入新西兰大学就读,都需要提供具有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的证明,某些学校提供英语补习,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提供帮助。
小学中学免费教育,国立大学只需交象征性的低学费,定居两年后可以享受学生津贴,其金额需根据学生家庭人数,住房费用等补贴,足够全家生活开销。
拥有纽西兰永久居留权的居民可以使用政府所提供的学生贷款,这些贷款一般将会包括所有的学习费用,另外也可以就学习期间的生活费用进行贷款。
母亲从怀孕到生产的所有费用由国家负责,政府鼓励生育,除一次性奖励1500美金外,每生一个孩子由政府每周补贴养育费直至18岁。18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独立生活,享受青年人津贴。
荷兰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,荷兰的孩子从四岁开始上学,十二岁小学毕业,再按成绩选择中学。为期8年的初等教育,目标为开发学生的理解与创造能力,引导其情感发展,同时也培养他们的社会与文体能力。
中学分为:大学预备班(学制六年)、一般中学(相当于大专)、职业中学(职中)。
荷兰的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,如商务管理,农业研究,工程学以及艺术和设计等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。在荷兰,只要你想读书,三十岁之前政府都可以让你免费读,三十岁之后也可以申请低息教育贷款,在找到工作之后还款即可。
荷兰政府提供儿童津贴以帮助父母解决子女抚养费用。任何在荷兰居住的父母都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季度补贴,直到子女18岁。荷兰的学生从中学开始,一律可以去申请学生津贴金,一年二百多到三百多欧元不等,是给孩子买书及文具的。
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教育体系,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大学、中学、小学教育,学习条件世界一流。全国推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,公民或永久居民及其子女从小学到中学全部免费教育。
加拿大的学校从小学就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、学习兴趣、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;中学教育开始施行学分制,修得30个学分便能取得中学毕业证书。大学不设入学考试 (无全国高考),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学分,以及中学最后一年的平均成绩,申请入读相应的大学。
在这里,并没有所谓的“高考”或“中考”,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由平时成绩(课堂表现、出勤率、作业)、单元测试、期末考试等形式组成,在很大程度上,平时表现已经决定了最后的成绩,很少有老师会用期末的一次考试来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。
加拿大大学提供的学士课程丰富及完整,在学术界是有名的,而收费更是物超所值。以电子工程为例,大部分加拿大大学排名皆与美国最好的私立大学并排,但是学费却只有美国最好的私立大学的四分之一到十分之一。因此在美国,英国等地念书每年的总费用差距 (包括学费和生活费) 比加拿大高出 20%。
加拿大学生类型分为本地学生、非本地学生及国际学生三种,其中以本地学生的学费最便宜,国际学生最贵,二者差异约在2-6倍之间。加拿大教育水准高,教育体系集合美式及英式;在加拿大成长会接触法语系加拿大人,学到法语及欧洲文化。
怀孕母亲最早可在预产前八个星期开始领取怀孕津贴,可领取高达十个星期的育儿津贴。每个小孩从一出生,一直到18岁,都可以每月领取一笔“牛奶金”,多少则是根据父母去年的收入而定的。
香港的教育制度于2009年9月开始推行,3+3+4新高中学制是目前香港正式推行的新学制,学生在完成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课程后,须参加中学文凭考试,如果水平通过后,学生即可入读四年制的大学学士课程或者其他的专上进修课程。
新学制实行后,香港高校将和内地高校一样实行本科四年制。香港的高等教育属于香港现行教育体制下最高层面的教育,当地称为“专上教育”,指中学毕业后继续受到的任何高于中学教育程度的专业、技术、学术性质的教育。香港的高等教育始于香港大学的创建,经近百年的发展,到香港科技大学的崛起达到高峰。
20世纪80年代初期,香港高等教育从“精英教育”趋向“大众教育”。任何香港居民,如有3岁或者以上子女在教育署注册幼稚园就读均可申请,分为减免幼稚园平均学费的25% 、50%、 75%以及全免四种。香港地区实行9年免费强迫普及教育,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直接接受政府的专项资助。
在英语方面,香港人普遍的英文水平比较好。香港作为城市来讲,国际化程度高,用英文在香港生活完全没问题,包括基础的生活和更高层次的社交、商业等活动。在香港人,英文有第二母语的地位,在香港生活工作的人不会对英语有陌生感。